October 8, 2025

食物攝影用光入門:一盞到兩盞的穩定打法

食物攝影用光入門|單燈到雙燈的穩定打法(附佈光圖與參數速查)

好的用光能把「口感」直接說出來:湯的熱度、油脂的高光、玻璃的透亮、葉菜的鮮度。本篇從單燈 45°開始,延伸到側逆光與雙燈輪廓,給你一套可複製的佈光流程與參數基準。文末附排雷清單、檢查表內鏈,能直接帶到相近案例與服務頁,讓你不只懂原理,也能立刻拍出穩定成品。

1) 單燈 45° 起手式(最穩定的萬用打法)

目標:建立可連續複製的「品牌基準光」。
佈光重點

  • 主光:柔光箱 60–90cm,置於主體前方 45° 側上。
  • 反光:白色反光板置於對側,量感視食材明暗調整距離。
  • 陰影控制:桌面留一側輕陰影,讓立體感不至於扁平。
  • 背景:低雜訊、低對比,避免分散注意力。

內鏈示範

medium
柔光+乾淨層次 →(案例|蜂世界工坊

2) 逆光/側逆光:讓湯與蒸氣說話

適用:湯品、蒸氣、透明油亮、拉絲。
佈光重點

  • 主光改到側後方(約 110–135°),讓液面出現細長高光
  • 前方加補光(小面積、弱),保留暗面以凸顯亮部線條。
  • 蒸氣:使用深色背景或讓背景比主體略暗,蒸氣才看得見。

內鏈示範

熱湯與蒸氣輪廓 →(案例|森煮鍋
油亮顆粒的一匙高光 →(案例|築恩小魚辣椒醬

3) 加第二盞燈:輪廓光與背景分離

何時需要:深色桌面、重油亮、玻璃器皿、背景顏色接近主體。
第二盞燈用途

  • 輪廓光/髮絲光:從主體後上方切出邊線,與背景拉開。
  • 背景燈:極弱,僅提亮背景 0.3–0.7 EV,避免喧賓奪主。
    小技巧
  • 旗板/黑卡切掉不必要的反射;玻璃器皿盡量避開正面直打。

內鏈示範

透明飲品杯緣高光 →(案例|晨摘小作果乾茶

4) 不同材質的用光心法

湯類

  • 側逆光,液面留暗面;上方微補光。
  • 佐以深色背景,蒸氣更清楚。(例:森煮鍋

油脂/醬料

  • 小面積強高光+黑卡切反射;避免整片亮成白牆。
  • 淺角度擦光更能顯出黏稠與顆粒。(例:築恩

葉菜/沙拉

  • 低對比漫射,避免乾灰;反光板比主光更靠近食材。
  • 霧化噴瓶輕噴(不要在鏡面材質附近)。

玻璃/蜂蜜/金屬

  • 控制環境反射:先看四周大面積“反光源”再下手。
  • 兩側設白/黑卡,塑形輪廓;必要時多曝合成。(例:蜂世界

粉類/炸物

  • 避免直打;側上方擦光,讓粗糙度與微陰影帶出酥脆。

5) 參數速查表(基準,依現場微調)

場景ISO光圈快門白平衡備註棚燈單燈 45°100–200f/5.6–f/81/125固定 K 值(如 5600K)先拍灰卡,同步批次側逆光+補光100–200f/5.6–f/81/125固定 K 值補光僅填陰影窗光(陰天)400–800f/2.8–f/41/160依灰卡反光板距離調對比拉絲防糊200–400f/4–f/5.61/200–1/320固定 K 值連拍,放慢拉速蒸氣200–400f/4–f/5.61/160–1/200固定 K 值背景略暗、側逆光

6) 佈光流程 SOP(現場 6 步)

  1. 定基準:先拍一張「你的品牌感」基準圖(色溫、對比、背景)。
  2. 單燈 45°:完成一套標準視角(主圖)。
  3. 改側逆光:補拍湯、蒸氣、油亮與拉絲特寫。
  4. 加第二盞:需要背景分離或玻璃材質時再上。
  5. 旗板控反射:黑卡切反射、白卡補陰影,逐張微調。
  6. 收尾:直式/橫式/正方形各一張,封面主視覺挑好。

7) 常見錯誤與排雷

  • 背景比主體亮 → 主體失焦點;把背景降 0.3–0.7 EV。
  • 玻璃鬼影 → 主光角度太正;改側後方+旗板切邊。
  • 油亮一片白 → 沒留暗面;縮小亮面、用黑卡增加對比。
  • 蒸氣看不到 → 背景太亮或太複雜;換深色、降亮度。
  • 拉絲糊片 → 快門不足;提到 1/200–1/320 並連拍。

8) 檢查表(可儲存)

  • 佈光:單燈 45° → 側逆光 → 是否需要第二盞?
  • 旗板:黑卡/白卡已到位;玻璃邊線清楚。
  • 口感特寫:拉絲、湯面、油亮各有 1–2 張備案。
  • 比例:直/橫/正方形各一(社群與平台封面)。
  • 顏色:固定白平衡;拍前灰卡,LR 批次同步。
  • 檔名與 alt:描述主體+動作(例:hotpot-steam-rimlight.jpg)。

9) 內部連結位(示範)

FAQ

Q1:只用單燈可以嗎?

可以。單燈 45° 配白色反光板,已能覆蓋 7–8 成場景;遇到背景分離與玻璃再加第二盞。

Q2:逆光一定比順光好看嗎?

不一定。逆光適合湯、蒸氣、油亮;蛋糕、份量感與配色,45° 或俯視更合適。

Q3:玻璃器皿總是亂反射怎麼辦?

先關燈看環境反射來源,調整主光角度到側後方;用黑卡切出兩側邊線,必要時多曝合成。

Q4:拉絲一直糊?

把快門拉到 1/200–1/320,連拍;若仍糊,放慢拉速或縮短拉絲距離。

Q5:窗光會不穩怎麼辦?

用白窗簾或柔光布穩定漫射,必要時加小型 LED 作弱補光,保持色溫一致與陰影方向一致。

需要把這套佈光流程套進你的菜單或新品拍攝嗎?預約諮詢或至(服務|餐飲攝影)了解方案,我們提供佈光圖+拍攝清單,讓現場效率與畫面品質同時到位。

交給我們,贏在起跑點

歡迎與我們聯繫,讓我們一同實現您的拍攝計畫。無論您有任何疑問、需求或合作機會,請透過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

專人一對一服務